城隍廟[浙江金華府城隍廟]

城隍廟[浙江金華府城隍廟]

金華府城隍廟建於宋代治平元年(1064年),明清兩代多次修建。

基本信息

簡介

金華府城隍廟金華府城隍廟
金華府城隍廟位於金華市區明月巷,創建於北宋治平元年,清同治年間重建。府城隍廟坐北朝南,平面布局為院落式組群建築,建築面積為2096平方米。共三進,依次為門廳、戲台和正廳;左、右廊廡十二楹,又廂房十一間。整組建築群的屋頂均為硬山頂。梁、枋和牛腿等木構件雕刻精湛,尤其兩個穹窿藻井十分精美,門廳的藻井以百餘朵雕刻牡丹的楓栱盤鏇至頂。系浙江保存較好的一處府城隍廟。1997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金華市政府為發掘弘揚古婺州文化對府城隍廟進行了修繕復原,在儘可能保持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了恢復性的修繕工作,整體建築雕樑畫棟,工藝精緻。近年來已經成為金華旅遊、觀光和娛樂的一個景點。也為金華市民增添了一處休閒的好地方。
城隍廟內中間廳堂內,有製作精美的城隍老爺塑像端坐於大廳中央。與其相對的則是一座極有特色的吊角古戲台,古色古香。戲台頂部有鑲嵌於其中的大量圓雕和浮雕。雕刻工藝精緻,完美地體現了清代建築的風格特點,其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,動物鳥獸形態各異,花紋裝飾華麗脫俗;戲台兩邊立柱上分別題有:“能道俗情勿遺聰聽,急須猛省莫太認真。”的對聯。

建築特色

金華府城隍廟位於金華市區明月街與馬路里交界處,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(1064年),明洪武三年(1370年)重建,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年間重修,規模宏大,富麗堂皇,在木雕、石雕和磚雕工藝上表現出了高超的技藝。主軸線上由南往北依次為五間門廳及魯班仙師廟、三間大殿及東西耳殿、凸字形戲台、東西各十三間廂房、五間後殿,副軸線上為兩進文武百官廳,各五間。其中門廳和戲台的藻井、天花設計巧妙,製作精湛,為省內所罕見。1997年該廟被公布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古建專家羅哲文、呂濟民、謝辰生等曾專程前往考察。2003-2004年間金華府城隍廟經過大修,恢復了歷史風貌。此外在城隍廟的北面有赤松鄉石耕背村的助廉廳,西面有東市街92號、96號古民居,它們都是清中期典型的浙中廳堂建築,由於舊城拆遷而移建於此。
金華府城隍廟為一組建築群,規模較大,整體建築的天花、磚雕、藻井製作工藝精緻,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,為研究明末清初建築及其裝飾提供了重要的實例。城隍廟以大門和戲台的藻井及木雕獨步浙江。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